2013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协同育人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重点,进一步转变观念,优化结构,大力推进校企融合,增强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满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一、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1.引导高职院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体制、办学水平、行业与区域特点,实施分类指导、管理和评价,引导高职院校科学定位,确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鼓励学校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
2.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按照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要求,以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为目标,规划专业布局,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专业预警和退出制度,探索建立专业水平评估机制,支持各高职院校结合本地本行业需求自主开设专业,构建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高职教育专业体系。
3.推进中高职衔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以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和湖北省“十二五”中高职衔接规划教材建设为切入点,促进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有机衔接;稳步推进中高职衔接的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技能高考和对口单独招生规模,积极探索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实践育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推进德育工作载体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2.加强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公布的部分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继续开展省级教改试点专业验收工作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建设;会同财政部门对“央财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有关专业建设情况进行验收;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启动实施省高职院校特色专业项目建设计划。
3.加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深化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工作为抓手,推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开发一批具有湖北地方特色的精品资源共享课。
4.启动中高职衔接规划教材建设。以技能高考大类专业为重点,研究制定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启动“十二五”中高职衔接规划教材编撰工作。
5.建立健全高职技能大赛制度。按照“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要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衔接,定期举办全省高职院校师生技能大赛,推动各高职院校建立覆盖每个专业、每名教师、每名学生的技能比赛制度,推进技能大赛的规范化、常态化。
三、深入推进校企融合,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1.继续推进职教集团建设。针对我省重点产业、行业发展需要,推动政行企校共同组建一批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人才培养链、产业链和利益链的有机融合,促进集团内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职工培训、技能鉴定、项目开发、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共赢;制定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规范职教集团管理,明确有关支持政策。
2.加强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做好已立项的职业教育品牌建设工作,启动实施职业教育品牌建设进展年度检查与关键指标绩效评估工作;组织开展第二批职业教育品牌立项建设申报评审工作。
3.完善校企深度融合机制。根据我省重点、支柱产业布局和高职院校专业分布,组建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召开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推进会,建立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对话交流机制,探索建立行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制度。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有关政策。
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1.加强高职示范校建设。继续做好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与验收工作;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开展示范校与中职学校“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继续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的验收工作;推动“校中厂”建设,促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从一般性教学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型;落实省政府进一步加强推进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继续开展校企共建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厂中校”建设工作。
3.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快传统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改造,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组织开展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建设一批具有行业特点、湖北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五、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1.加大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力度。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在落实好国家级培训任务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继续实施并扩大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实践”计划,鼓励和支持高职院校建立名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老中青三融合的骨干教师培养机制。
2.推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开展“楚天技能名师”评聘工作,扩大设岗范围,力争每年新评聘名师增加到200名;做好兼职教师管理工作,建立“楚天技能名师”检查制度。
3.加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省级教师培训基地,加强培训基地专业与课程建设,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逐步建立校企合作的职教师资企业实践基地,探索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4.完善职教师资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将教师到企业实践、参与技术应用、社会服务等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六、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强化高职教育过程管理
1.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导高职院校进一步完善评教评学制度,推进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形成学校自评、企业参评、第三方测评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
2.实施学生专业技能抽考制度。基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基本标准,探索建立学生专业技能抽考制度,促进学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3.改革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式。调整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简化评估程序和方式,适时启动高职院校新一轮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4.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探索建立年度质量报告、状态数据、技能随机抽查与周期性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七、加强职业教育研究,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
1.继续推进职业教育公益性实现途径研究。组织开展职业教育公益性改革试点项目进展分析,遴选一批重点项目重点推进,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2.开展中高职有机衔接专题研究。成立若干个课题组,以专业为主线,继续开展中高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等方面的衔接研究。
3.着力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着力研究一些高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高职持续健康发展服务。
八、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职业教育发展
1.加强省职教学会建设。做好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的换届工作,充分利用和发挥职业教育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建设、改革和发展。
2.加强两个职教联盟建设。继续发挥武汉城市圈高职教育联盟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高职教育联盟的作用,并把联盟扩大到中职学校、行业企业。